用户,您好!欢迎来到蓝玖科技电子商务平台! 网站地图 | |

首页 > 供需交易

玉米大斑病和小斑病主要为害叶片,有时也侵染叶鞘和苞叶,小斑病除为害上述部位外,还可为害果穗。许多地区将这二种病统称为“玉米斑病”。   

1、症状识别:玉米大斑病的典型症状是由小的病斑迅速扩展成长棱形大斑,严重的长达10?D30厘米,有时几个病斑连在一起,形成不规则形大斑。病斑最初水浸状,很快变为青灰色,最后变为褐色枯死斑,空气潮湿时,病斑上可长出黑色霉状物,即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。   

玉米小斑病的症状特点是病斑小,一般长不超过1厘米,宽只限在两个叶脉之间,近椭园形,病斑边缘色泽较深,为赤褐色。此外,病斑的数量一般比较多。玉米大斑病和小斑病的病菌都以分生孢子附着病株残体上越冬,或以菌丝体潜伏于病残组织中越冬,第二年孢子萌发引起初次侵染,感病后的植株产生大量分生孢子,借风、雨传播,引起再次侵染。   

2、影响发病的因素:病菌孢子的萌发,侵入及孢子的形成和传播,都需要一定的气候条件,其中温湿度是主要的。大斑病菌孢子的形成,萌发和侵入的适温是20?D25C0,小斑病菌稍高于大斑病,适温是20?D32C0,因此小斑在夏玉米种植区较严重,而大斑病则在春玉米区较严重。  

3、防治方法:病害的流行是由三个因素决定的:第一,大面积种植感病品种;第二,存在大量病菌;第三,具有适宜发病的环境条件。因此,病害的防治应从这三方面着手。   

 

客服电话:0791-86662756(工作日9:00-17:00)
黑龙江省食品产业联盟 黑龙江省食品安全促进会 技术支持
赣ICP备2021003572号-3 合作咨询热线:0791-86662756